东京奥运奖牌榜前瞻:或许是“最难猜”的一届奥运

时间:2021-07-16 09:58:59 来源:98篮球网

  几经波折,东京奥运会终于即将迎来开幕的时刻。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的体育赛事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在这样的冲击波下,全世界的运动员们都面临着训练规律和比赛规律的重新调整,挑战十分严峻。

东京奥运奖牌榜前瞻:或许是“最难猜”的一届奥运(1)

  国际赛事大面积取消,运动员们无法按往常惯例进行备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预测本届奥运会的奖牌榜难度相当大。

  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时,体育数据公司Gracenote发布了对本届奥运会奖牌榜的预测。在这份榜单上,美国以43枚金牌、114枚奖牌继续排名榜首,中国以38枚金牌、85枚奖牌位居次席,东道主日本将拿到34枚金牌、59枚奖牌。

  该公司在预测报告中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东京奥运会或许成为最不可预测一届奥运会。这份报告总体上基于2016年奥运会后运动员们的表现,但因为疫情,这些数据的参考价值也低于往常。”

  整体上看,作为国际体坛的传统强国,美国的实力依然雄厚。13日,美国代表团公布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613人名单。这一参赛规模仅次于美国主场作战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成为美国参加奥运会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代表团。在这个阵容中,193人此前有过奥运会参赛经历,其中不乏菲利克斯(田径)、施密特(游泳)、莱德基(游泳)等名将。除了在传统的田径、游泳等项目上继续保持强势以外,美国还在体操、自行车、击剑、网球等项目上拥有很强的实力。此外,广受关注的美国男篮此番也组建了一套拥有杜兰特、利拉德等美职篮球星的强阵,向着连续第四次夺得奥运冠军的目标发起冲击。不出意外,美国依然最有希望夺得奖牌榜首位的位置。

  中国代表团此次派出总人数为777人的代表团,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境外参加奥运会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代表团中的431名运动员将参加30个大项、41个分项共228个小项的比赛。跳水、举重、乒乓球、羽毛球、射击、体操是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的传统优势项目,目前这“六大王牌军”总体而言保持了较高水准。在东京奥运会上他们仍是中国军团争金夺银的中坚力量。此外,在田径、游泳、跆拳道、击剑、水上等潜优势项目上,运动员们的表现对于奖牌榜座次也至关重要。

  日本奥委会宣布成立由582名运动员组成的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奥运代表团。作为东道主,日本原计划在东京奥运会上的目标是赢得30块金牌,这将超过此前16块金牌的奥运最佳战绩。日本代表团分别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赢得过16块金牌。上届里约奥运会,他们赢得12块金牌。

  尽管在奥运会开幕前调低了夺金预期,但日本队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在内的一些项目上是中国队的主要竞争对手。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新增混双,该项目将产生乒乓球首枚金牌,并且每个协会只能派一对组合参赛,在心态方面有可能对各支队伍接下来的奥运征程产生重要影响。水谷隼/伊藤美诚是国乒混双组合许昕/刘诗雯的一大劲敌,此外近几年成长迅速的伊藤美诚与张本智和将在单打项目上向中国队发起挑战。羽毛球项目上,近几年日本队女双强势崛起,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在里约为日本羽毛球赢得了奥运首金。高桥礼华退役后,福岛由纪/广田彩花以及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承担起为日本女双守住这枚金牌的任务。

  本届奥运会新增大项也是日本争夺金牌的“富矿”,滑板、冲浪、攀岩、棒垒球和空手道等5个新增大项中,空手道和棒垒球均是日本的强势项目。

  俄罗斯奥委会6月底确定了一份335名运动员的参赛名单。俄罗斯奥委会主席波兹尼亚科夫透露,这比里约奥运会多出50人,他还希望能在上届奥运会奖牌榜第四的基础上排名有所提升。根据去年底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裁决,俄罗斯不得以国家名义参加东京奥运会在内的未来两年的国际体育大赛,但俄罗斯选手个人依然可以以俄罗斯运动员身份参加这些比赛。

  相比较上一届奥运会,英国的实力有所下降,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力队员为班底的阵容出现了一定的老化,但其底蕴依然深厚。

  由于荷兰选手近年来在自行车、帆船帆板等项目上的出色发挥,荷兰成为本届奥运会值得关注的一支新兴力量。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上届奥运会位居奖牌榜前十行列,这几支传统强队也都有着各自优势项目,不出意外依然将占据奖牌榜前十的位置。

  据澳大利亚奥委会介绍,东京奥运会澳大利亚代表团共有运动员488名,代表团规模在该国奥运参赛史上排第二。代表团团长伊恩·切斯特曼表示,这届奥运会对选手们来说将是运动生涯特殊的一届,为帮助他们减压和静心备战,代表团不设奖牌目标。

  总体而言,本届奥运会各代表团对于参赛目标都显得十分低调,这也为奖牌榜预测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确定性也是体育比赛魅力的一部分,“最难猜”未必就“不精彩”。

  东京奥运,群雄逐鹿,一场大戏即将上演。(新华社记者林德韧、苏斌、马锴)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