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近期播出了《少年说》的一期节目,14岁初二学生陈昱帛从小热爱足球,梦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但是他的妈妈不支持他,怕他耽误学习,不让他从事足球运动员的职业道路。
|小昱帛一门心思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球员
这期节目在足球圈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安球员于大宝和张玉宁纷纷站出来为小球员点赞,给他送去鼓励。
于大宝在微博上还@了贵州恒丰的老总文筱婷,希望她能够关注这位小球员,给小球员提供一个训练平台,让专业教练做出评估。
其实,仔细读过于大宝和张玉宁送给小球员的鼓励就能发现,即便是已经成为顶尖职业球员的他们,也颇为无奈,他们无法站出来支持或者反对小球员的选择,只能对他的梦想予以称赞。
|迫于大环境的现实
张玉宁和于大宝也只能谨慎的支持他
为什么作为中国最顶尖的职业球员,却不能公开支持小球员的梦想呢?因为,这就是现实——鼓励孩子放弃学业去踢球,在很多人的眼里等同于“犯罪”。
作为孩子的母亲,她拒绝孩子去踢足球未来成为一名职业球员,是理智的、客观的,她并不是阻碍孩子的梦想,而是在帮助孩子不要走入“歧途”。
为什么踢足球就是“歧途”?因为在中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踢足球就代表着不读书,不读书必然就是“歧途”。
这个「等号」就很有意思,都说中国足球是职业化,于大宝、张玉宁他们是职业球员,那么踢足球是个职业吗?如果是个职业,为什么从学校毕业的孩子们不能选择这个职业呢?哪怕他们不能成为这个职业里最顶尖的一批人,但在这个职业里的最底层,也不可以吗?
事实上,不可以。
|为了把张玉宁培养成职业球员所耗费的投入
不是一般家庭能承担起的
中超一共只有16支球队,把外援都算上也就是不到500人。中甲、中乙也大致相当,换句话说,中国职业足球最大容量就是1500名职业球员,这个职业在社会上绝对是属于小众。
不仅仅是小众,而且这个职业的「技能」要求还特别高。高于医生、教师、记者、警察、律师等公共职业。
比如医生,这已经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了。但现在的医生不再是过去传统中医的从小教学,学生进入医学院后,只需要几年的学习就可以毕业从事医疗工作,即便后面在进修研究生、博士生,满打满算十年时间也够成为顶尖人才了。
但足球不是,学踢球比学医要难。从4、5岁开始接触足球,到14岁后进入专业足球训练,再到21岁以后进入一线队,一个职业球员大约要付出15年才可以培养出来。
而且,即便经过15年的培养,这个小球员也未必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人才。机遇、伤病、战术等各个方面都左右着球员的发展。
以国安89梯队为例,这个被认为是国安青训最辉煌的梯队年龄段。当时招生有小30人,后来经过逐步的选拔、淘汰,最后进入一线队的有侯森、杨运、王皓、于洋、李提香、姜涛、孟洋、张兆旭等八九个人,他们当中能够留在中超的目前也就是于洋、侯森、李提香、姜涛、唐淼五人。在中甲中乙的也就还有2、3个,其余的早就远离职业足球的舞台。
|在国安不是主力的于洋和侯森
已经是他们那批球员里的幸运儿
换句话说,在职业足球这个竞技场上,能够进入中国三级职业联赛的球员,本来就是十分之一。这个行业所面临的机遇远比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残酷。
小球员陈昱帛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未来就业的方向不允许他踢足球,另一方面社会对于个人价值的认知不允许他选择踢足球。
中国足球其实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打通校园和青训之间的壁垒。陈昱帛14岁了,应该说,他这个年龄是进入职业足球最后的机会,要么他进入职业梯队,然后经历竞争和淘汰。要么他就要选择回到校园继续读书,然后走上读书考学之路。
如果他选择进入职业梯队,而后被淘汰,那么他也就不可能再回到读书考学的路上,即便回去了,在读书考学的这条路对他来说也走不通了。同理,如果他选择读书考学,那么他也很难回到职业足球的这条路上,即便他回到这条路,也仍旧是走不通。
中国足球其实并不能说是一个职业,因为作为一个职业,是可以由个人去选择的,任何职业之间也是有交集的。而中国的足球与其他职业之间,其实是个平行线。
这一点我们的近邻日本做的是最好的,日本职业足球和校园足球之间有多次交集。初中有一次,高中有一次,大学还有一次。在这些交集中,小球员随时可以在学业和足球之间进行选择,选择足球后回到学业,不会觉得吃力,选择学业而后再回到足球,也能跟得上。
这种模式其实是很容易学习的,但中国职业梯队和校园足球之间的壁垒并不在于这种模式上,而是在于,校园足球与职业梯队之间的巨大落差。日本之所以会出现高中生、大学生毕业后进入职业足球,甚至还能够在职业足球上发展的很好。这源于他们的中学、大学的足球训练水平是足够的,踢得好的学生与职业梯队的青训球员差距其实很小。
而中国踢球的学生和青训的球员,虽然同样都是15岁,但是差距却非常惊人。一个青训淘汰下来的小球员如果去普通高中赛场上比赛,能力会高出一大截。
这个差距来源于哪里?来源于校园足球训练水平的低下和训练时间的不足。职业梯队或者足校的小球员,大部分精力是踢球,一小部分时间去读书。而学校的孩子,绝大部分时间是读书,只有很少的时间是踢球。双方在训练时间上的差距至少是十倍以上。而训练强度、水平就更不用说了。很多青训梯队、足校聘请的都是欧洲高水平并且常年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的教练员,而学校里能带着孩子踢球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体育师范毕业的体育老师。
所以,陈昱帛他必须要做一个选择。是回到学校跟着体育老师一周踢个两三次、一次踢40分钟的足球,还是到青训梯队或者足校,跟着退役国脚或者外教们,每天都能踢个四五个小时的足球。
|很多怀揣梦想的孩子最终不得不面对现实
近年来,中国足协一直致力于发展校园足球,中国体育系统也在着力推广足球进校园。但显然,这项工作进展缓慢、成果堪忧。问题的本源本就不是在体育部门和足协身上,而是在教育部门身上。或者说,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必须要对此负责任。
教育部门不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体育部门也不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这才是中国足球,也包括篮球等各种体育项目发展不佳的病根。
这就是陈昱帛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他必须痛苦的选择,他选择的不是教育,而是要选择体育还是文育,体育就是活动身体不学文,文育就是学文而不动身体。
陈昱帛所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社会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准问题。踢足球踢不出来怎么办?其实,就算是没踢出来的人,也没有饿死的,或许还混的比读书的人更好。但社会主流的观点就是认为,学历在职业生涯和个人价值中异常重要。
如今的就业市场,本科生已经无地自容,研究生随时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博士生和海归们在争抢着饭碗。但其实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学历的意义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
如果说踢足球就意味着“低学历”的话,“低学历”却并不一定意味着“没饭吃”。可显然,家长们并不这么看,老师们也不这么看,甚至说连各行各业的HR们也不这么看。
因此,这就出现了一个死的循环。家长为了让孩子“高学历”,不断的给孩子填鸭各种课程和知识,孩子没有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填鸭后的“高学历”直接导致就业门槛的水涨船高,文体类专业技能行业就更加无人问津,可是就业市场又变得更加艰难。
事实上,对于孩子的未来规划到底是什么,还是应该还给孩子自己。但当前社会下,100个孩子里有99个是由父母规划的,唯一的1个孩子,你让他自己规划未来,就相当于让他去跟99个家长去拼认知拼经验拼眼光,结果当然是必败无疑。
理想状态下,一个人的成就高低应该如何评判无外乎就两种,一种是做别人喜欢的人,一种是做自己喜欢的人。前者就是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来实现人生价值,后者就是实现自己梦想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但目前中国社会,大部分人忽视了前者,而对后者则简单的以金钱和地位来衡量。
其实,陈昱帛相对来说还是幸运的,他踢足球踢到了14岁,这已经比很多孩子要好得多。那些踢足球没有踢到14岁的孩子,并不一定比陈昱帛在足球天赋上逊色,也并不一定比陈昱帛在读书上有优势。只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比陈昱帛的父母更早的帮他们规划好了未来的人生。
陈昱帛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你踢足球,能帮助他人吗?显然没什么帮助。那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吗?或许能,但也只是几万分之一的概率。
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果你妈还让你去踢足球,或许她真的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你应该听你妈妈的话,不要再踢足球了。因为这个社会,并不尊重个人的梦想。而这个社会的教育模式,在足球和读书之间并无交集。
反而,于大宝那句话说得对。未来,你可以做一些和足球有关的事情。比如,你好好学,出人头地,改变现在这个现实。就算改变不了人们的观念,至少也能把体育纳入到教育中去。
那样,虽然你可能没有实现你的梦想。但是你帮助了更多的孩子,实现了他们个人的梦想。